中超三强在亚冠首轮遭遇全败,引发了球迷群体的广泛讨论。与上海海港、广州队和北京国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赛季代表中超出战的山东泰山队虽未参加本届赛事,却意外成为许多球迷怀念的对象。这种情绪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战绩上的落差,更是对俱乐部经营理念、球队文化及竞技态度差异的深刻反思。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赛季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的低迷有其客观原因。受疫情及国内联赛赛程冲突影响,各俱乐部均面临主力留守国内、以青年军或替补阵容出征的困境。实力大打折扣之下,失利本在预料之中。然而,同样是以非主力阵容出战,山东泰山队在2021赛季亚冠中的表现却赢得了尊重。他们虽然也未取得理想成绩,但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拼劲、战术纪律以及年轻球员的斗志,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认真踢”的态度,恰恰是本届赛事中部分球队所欠缺的。
更深层次看,球迷的“怀念”实则是对俱乐部长期主义精神的呼唤。山东泰山俱乐部(原山东鲁能)在其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投入和清晰的规划。其深耕青训的模式为球队提供了持续的人才储备,使得即便在阵容轮换的情况下,年轻球员也能展现出一定的战术素养和比赛能力。这种系统性建设,让球队在应对多线作战时更具韧性。
反观其他部分球队,近年来受金元足球退潮、投资方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阵容稳定性、球员心态乃至俱乐部发展方向都出现较大波动。这种不稳定直接反映在赛场上,便是缺乏统一的战术体系和拼搏到底的精神气。当球队在场上显得散漫、被动时,球迷的失望情绪便会加剧。
此外,泰山队历来注重球队文化建设,强调“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传承。这种文化基因使得球队在任何情况下都努力维护着职业球队和中超联赛的尊严。而本届亚冠中,某些场次出现的溃败式比分和消极场面,恰恰刺痛了球迷对于尊严和荣誉的敏感神经。
当然,将责任简单归咎于“不认真”并不公平。中国足球整体实力的下滑、青训体系的薄弱、联赛环境的动荡,才是问题的根本。但正是在这种整体困境中,那些依然坚持专业态度、珍惜每一场比赛的球队,才更显难能可贵。
山东泰山之所以成为参照系,并非因为他们拥有无可匹敌的实力,而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职业足球应有的底色:尊重比赛,尊重球迷,尊重自己。球迷的“怀念”,与其说是对一支球队的追捧,不如说是对中国足球本该拥有的健康生态的期盼。当潮水退去,唯有坚守者能留下尊严。中国足球的未来,需要的正是更多这样的坚守。